BOM全称Bill of Materials,中文名“物料清单”,它表明了产品的总装件、分装件、组件、部件、零件、直到原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所需数量,以及在此结构下的一些扩展属性。
一台航空发动机通常有上万个零件。如此多的零件要如何做到构型数据的结构化、一体化,以及可追溯的高效配置和管理呢?
假如没有BOM,要对航空发动机的一个零件进行设计优化时,我们得从属于这台发动机的上万个零件的图纸、制造单据、实物标签中,寻找这个零件的具体信息。而这个零件的图纸和其他所有附带的单据漂流在数据的海洋里,找起来可太复杂啦。
这个时候,就要用到X-BOM这个工具了。X-BOM是从不同业务视角对产品进行分解,构建的不同BOM视图,用以组织不同业务环节产生的不同类型产品数据,满足不同业务用户对产品数据和信息的管理、查看及使用需要。
举个例子
下图中小红星代表了我们要找的零件的一个具体信息,它在不同的业务阶段可能在不同的“树杈”上,但这四棵不同的“树”之间可以通过固定的逻辑进行溯源,因为它们的本质都是产品的分解架构,只是视角不同而已。如此一来,我们要找的目标零件信息就不再是数据海洋中漂流的孤岛,而是被X-BOM这棵大树紧紧串联在一起,不论漂到哪儿,都能找到自己的“前世今生”。
敲黑板!X-BOM的底层逻辑是“同源”以及“同源”带来的巨大优势——“可追溯”。在“可追溯”的前提下,来自不同业务域的数据孤岛才能建立联系,通过构型数据的配置实现产品的通用化、系统化、组合化以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升构型管理效率,实现支撑多维度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构型数据们,快结束你们的漂流生活,加入到X-BOM的怀抱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