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省委军民融合办严格按照评选条件,经过组织推荐和基层民主程序,拟推荐以下同志为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和后备人选(简介附后):中国核动力研究院党委书记、正高级工程师姚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50中心副主任杜微,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特种能源公司经理、党总支副书记、高级工程师方玉龙,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无人机系统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贺斌斌,四川航天中天动力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刘驰等5名同志为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推荐人选,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院专项总师钟华贵同志为四川省第九届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一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张劲松,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铆装钳工首席操作技师、高级技师孟乐乐,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研发中心主任陈勇,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近区防卫WQ系统研究所近防室主任、设计技术员陈春华,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总支书记、正高级工程师陈春林等5名同志为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后备人选,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院进排气系统技术研究部助理、某重点型号进排气系统专业总师王恒同志为四川省第九届先进工作者后备人选。
现予以公示,公示期4月9日-4月15日,5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以书面和电话向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国防工会反映,联系电话:028-86628610。
省委军民融合办
2025年4月9日
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推荐人选、后备人选简介
推荐人选: 1.刘驰,男,汉族,1983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工程硕士,四川航天中天动力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员。该同志潜心扎根技术一线近20年,始终坚持服务于解决制约发展的核心动力“卡点”问题,主持了多个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和十余项重点研发项目,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航天基金奖、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金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1项,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8件获评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蓉城英才”创新领军人才计划。
2.贺斌斌,男,汉族,1985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无人机系统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该同志坚持技术创新,深耕军品研发领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先后担任主管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等技术职务,完成多型项目研制,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3.杜微,女,汉族,1989年4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50中心副主任。该同志扎根在军工科研生产一线,致力于高端航空装备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和团队建设。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重大测试平台的建设及调试工作;牵头申报重大基础科研课题获批立项;作为牵头人,构建飞机关键性能测试标准体系,填补航空集团此领域标准空白;多年来,先后获得四川青年五四奖章、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4. 方玉龙,男,汉族,1986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特种能源公司经理、党总支副书记,高级工程师。该同志主要从事火炸药科研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带领团队建成了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内首条自动连续化生产线,实现了制造工艺的跨越式提升。通过工艺技术攻关,全面完成年度保供任务。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北化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
5.姚刚,男,汉族,1971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正高级工程师。该同志政治素质过硬,对党忠诚,长期扎根战斗在核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管理一线。先后负责多个重大核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屡次带领工程管理团队攻克现场难题。为我国核电工程建设跨越发展及核动力事业建设跨越向前作出积极贡献。先后获政府特殊津贴、海南省领军人才、集团重大项目个人一等功;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获江苏核电科技进步成果奖多项。
6. 钟华贵,男,汉族,1969年9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工学博士,研究员,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专项总师,型号常务副总设计师。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在航空发动机设计及试验验证、航空发动机与组合动力高空模拟试车台研制、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研究与验证,以及创新型动力等开创性、前沿性关键技术攻关与发动机研制保障条件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荣誉称号,入选四川省天府科技领军人才计划,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
后备人选: 1. 陈勇 ,男,汉族,198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研发中心主任、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领军人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工艺技术带头人。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业绩突出,在“航天智造”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及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创新。提出航天数字化车间自主集成方法,突破多机异步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解决航天产品数字化柔性高效制造难题,已应用于数字化车间建设。
2. 陈春华,男,汉族,1982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四川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近区防卫系统研究所近防室主任、设计技术员。该同志以主要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员身份参与了多个项目研发工作,科学统筹项目组成员快速推进项目工作开展,确保产品按期完成,明确批产产品技术状态,参与的多个项目均按照科研计划完成相应的工作,为公司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等荣誉。
3. 孟乐乐,男,汉族,1989年12月生,中共党员,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铆装钳工首席操作技师、高级技师、中航工业集团特级技能专家。该同志敢于探索,先后参与10余种型号飞机的科研生产任务,一次交检合格率达100%,个人及团队共获专利授权36项、受理12项,参与了国家级重点型号科研项目5项,改进工装工具70余项、优化装配工艺30余项,突破关键技术瓶颈20余项,年均创造500万元经济效益;完成120余项现场攻关,发表论文26篇,获得科技成果奖18项,创造近千万元经济效益。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航空工业技术能手、成都工匠等多项荣誉。
4. 陈春林,男,汉族,1983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总支书记、正高级工程师。该同志长期深耕在我国发射药及装药领域,发明了多项关键技术,打通了“数据+模型”的正向研发设计能力。先后荣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青年科技带头人,北化研究院集团装备研发与技术研究先进个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青年科技人才,泸州市第四届最美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兵工学会高能青年科技贡献奖特等奖等。
5. 张劲松,男,汉族,1968年3月生,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工程硕士,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一所副所长,博导,正高级工程师。该同志长期从事辐照后检验、退役及三废治理,核技术应用的科研工作,是核技术及应用领域专家,医用同位素研发方面的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政府津贴获得者。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完成科研和工程项目经费超过6个亿。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获省部级和中核集团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7项。
6. 王恒,男,汉族,1986年4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研究员,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进排气系统技术研究部助理,重点型号进排气系统专业总师。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负责项目排气系统专业顶层规划,全面主持研制工作。创新研制部件,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集团科学技术奖5项,立集团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中国航发人才成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