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大量使用运输机,主要用来空运军用物资和空降伞兵,所使用的飞机多由民用运输机改装而成,如C-47军用运输机就由民用的运输机DC-3改装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竞相研制专用的军用运输机。1949年英国研制出“赫斯丁斯”军用运输机,飞机起飞重量36吨,可装运轻型坦克和火炮。美、法相继研制出C-119、C-124,布雷盖725军用运输机。从50年代中期开始,军用运输机进一步发展为涡轮螺旋桨飞机。这个时期的军用运输机有美国的C-133A和C-130,英国的“大商船”和“贝尔法斯特”,苏联的安12和22。飞机的重量增加到100-250吨,巡航速度为500-700公里/时。其中“大力士”C-130飞机是战后生产量最大、用途广泛的一种战术军用运输机。从60年代后期起,军用运输机开始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飞机的速度、运载量和航程获得进一步提高。美国的C-141,C-5A和苏联的伊尔76,最大起飞重量级都在150-350吨之间,巡航速度近900公里/时。其中C-5A飞机最多可载7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能装运坦克、导弹、大炮、直升机等重型军事装备。